2019年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
作者:金融監管研究院 王志毅(微信:wangzhiyi_88)
發改委官網發布2019年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負面清單進一步精簡為40條。
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從2013年上海自貿區的第一張負面清單190條,一直到2015年的93條,2017年的63條,再到2018年進一步精簡為48條,現在僅剩40條。
正如此前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所說,對負面清單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并且將在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取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規定,確保市場準入內外資標準一致。
而此前6月28日,主席剛剛在G20峰會上宣布了5項重大舉措,其中就明確表明要進一步開放市場,即將發布2019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擴大農業、采礦業、制造業、服務業開放。新設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加快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進程。
另據近日媒體報道,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將主要在上海臨港地區。
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 年版)
說 明
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以下簡稱《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統一列出股權要求、高管要求等外商投資準入方面的特別管理措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實施管理。
二、《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對部分領域列出了取消或放寬準入限制的過渡期,過渡期滿后將按時取消或放寬其準入限制。
三、境外投資者不得作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從事投資經營活動。
四、境外投資者不得投資《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禁止外商投資的領域;投資《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內的非禁止投資領域,須進行外資準入許可;投資有股權要求的領域,不得設立外商投資合伙企業。
五、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并購與其有關聯關系的境內公司,涉及外商投資項目和企業設立及變更事項的,按照現行規定辦理。
六、《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未列出的文化、金融等領域與行政審批、資質條件、國家安全等相關措施,按照現行規定執行。
七、《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后續協議、《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后續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其后續協議、我國與有關國家簽訂的自由貿易區協議和投資協定、我國參加的國際條約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有更優惠開放措施的,按照相關協議或協定的規定執行。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特殊經濟區域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實施更優惠開放措施的,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八、《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負責解釋。
1、什么是外資準入負面清單?
簡單來說,我們國內并不是所有行業都對外資開放,對外國投資者想要到國內來投資,根據不同行業有相應的要求,負面清單內的行業就是要滿足要求才能進入(比如有股權比例要求、高管要求等)或者禁止進入的行業。
以前根據具體行業不同,發改、商務部門在《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將行業分為鼓勵類、限制類和禁止類,不屬于以上三類的默認為允許類。
2017年6月28日《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發布,將其中有股權比例要求的鼓勵類以及限制類和禁止類行業進行了整合,打包成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也就是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在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我們現在實行中外資一致原則,不再單獨針對外資予以限制。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實現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一口辦理”,負面清單以外的企業只要直接通過商務部的網站備案即可。
光有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還不夠,因為此前行業主管部門對于企業設立都還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這使得即使滿足了外資準入的要求,還需要繼續過五關斬六將來滿足行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和審批。因此監管方面接下去做的兩件事就是明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國內設立企業的行業有特殊要求的全部整合到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這些要求對中資外資一視同仁,并不單獨針對外資,真正做到“非禁即入”。今年發布了外商投資法,在法律層面確保對外資的公平公正。外商投資法+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能夠清晰明了地為外國投資者保駕護航。
總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越精簡,相當于更多的行業對外資開放,能夠吸引外國投資者來我國投資。
2、精簡負面清單后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2018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除了精簡數量外,另外一個重要變化是對特定行業的開放明確給出了時間表。
例如,以金融行業為例,明確取消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放寬至51%,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
再例如汽車行業,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去年6月28日放開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后,2018年7月10日,上海馬上就傳來捷報,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在臨港地區(就是近期宣布上海自貿新片區的主要區域)獨資建設集研發、制造、銷售等功能于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規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也是中國開放外資企業股比限制后的第一家獨資汽車。
而當時的背景也正逢中美糾紛的微妙時期,不知道特斯拉的來華建廠,對于希望制造業回流的MAGA特不靠譜總統怎么看(微微笑)
特斯拉來華后的促投資、就業自不用多說,而對我們國內百姓來講,也有望能夠買到更便宜的特斯拉汽車。這應該算是放開外資準入后的實打實的好處。
但另一方面,開放外資準入后,意味著中資企業需要面對更多外資企業的競爭,2018負面清單承諾五年以后到2022年完全放開乘用車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
然后馬上就傳來寶馬想要把國內的合資企業華晨寶馬的股權從50%上升到75%的消息。
市場對消息反應強烈,華晨中國的股價也因此暴跌。筆者印象中,也確實不少寶馬車主喜歡將華晨寶馬中的“華晨”兩個字扣掉,誰才是“真愛”或許從股價走勢中也可見一斑。
總之,精簡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后既會給國內帶來新的投資新的機會,同時國內企業也或將面臨更多的競爭與挑戰。
3、外匯管理方面的影響?
對銀行從業者來說或許不用管那么多,營銷更多的前期費用賬戶、更多的資本金賬戶、更多的資產變現賬戶才是最重要的(微微笑)。
此前監管也曾提及要研究與外資負面清單管理相一致的外匯管理措施,來便利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2018年廣東自貿就將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與外資準入中的鼓勵行業相結合,便利符合條件的鼓勵類外商投資的資本金、外債等資本項目收入境內使用。
目前來看,雖然一方面資本項目收入用途早在2016年已經統一實行負面清單制,另一方面是去年以來各地遍地開花的資本項目支付便利化試點,但要真正在資本金使用上做到中外資一致,筆者估計仍然尚需時日,主要是外匯管理條例中的真實性審核的要求和銀行外匯展業的要求對銀行來講就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些需要擔責的類兜底要求,使得銀行不能夠也不敢像境內傳統人民幣賬戶轉賬一樣直接辦理外匯資本金的結匯與劃轉。在辦理資本金結匯境內使用過程中,大多數銀行還是會要求審核真實性證明材料例如發票,并審核用途是否在企業的境內范圍之內。
因此筆者認為,目前無論是各地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的試點,還是自貿分賬核算中的資金結匯使用,更多地也只是體現在便利化的層面(優質客戶免于審單或者少審單),可能也只有極少數非常優質的企業才能夠享受到一定程度的便利,而并未降低外匯管理的要求以及在用途方面有所突破。
今后來看的幾點展望,
1、未來是否能夠借助fintech技術來協助銀行進行真實性審核?例如各地區在試點的區塊鏈平臺。國際上也有類似討論運用區跨鏈技術協助解決反洗錢難題,只是目前來看還為時稍早。
2、是否能夠通過征信系統加強聯合懲戒,將違規主體列入信用黑名單,從而將責任落在違規主體?從事前轉為事后,從行為轉向主體管理,這也符合外匯管理五個理念的轉變要求。但目前來看即使是銀行也沒有完全的把握來判斷資本項目收入境內如何使用,問及最多的典型問題例如資本金再投資和外債發放委托貸款的問題,因為各地、各監管的解釋口徑不同造成各地區執行上也有差異,更不用說企業主體了。所以一方面需要規則的統一,各監管之間的政策協調,各地區的口徑一致,另一方面再加上外匯政策的簡單明了和科普都還需要時間。
3、今年外匯管理條例即將修訂,未來在外匯管理上是否能夠真正實現中外資一致與準入前國民待遇還需要監管、銀行與企業的共同探索與努力。